一、 出生没多久的小孩,当家长发现有“视力问题”,带到眼科医院,经电脑验光,是“眼轴异常成长,已近视近千度”,眼科医生或眼镜店,就以“瞎子摸象”方式,给予配戴数百度近视镜。
4岁前的孩子近视案例,在临床上非常多,“论眼轴,确实是轴性近视”,但小孩刚出生不久,或在2~3岁,成高度近视,无法成像在视网膜上,所以“色感视力”几乎没有任何发展。出生后,无法搜寻、扫视,所以,就发生“眼球震颤”。而且眼肌“绝对没有任何调节力”。
※这种轴性近视小孩,还没有“调节性近视”,如果戴上凹镜(-2.00D以上),立即会发生“眼震+头震”。
因为这种小孩,戴上凹镜后,连‘头’都必须介入代偿。
二、相关近视案例举不胜举,近视眼本来就很容易“极化”,偏偏临床上的验光配镜法,竟然完全“不理睬、不思考眼生理学相关问题”,而成为“近视者、眼视力极化、恶化的帮凶”。
亮目视光,视力复健科学(又称眼球生理复健科学),不仅要改善“屈光近视”复健,还要完善“更多的外力极化、恶化的近视问题”。
但是目前,临床上验光传统配镜都是配“集合度数镜”(就是极化眼镜),但眼外肌内旋内缩,造成的“集合”绝对不会大于-14.00D,甚至不会大于-12.00D,因为上下直肌对Y轴(视轴)成23°斜角内旋内缩,如以公式D=1/F计算,最高集合,绝不会超过-14.00D。但,事实上,目前戴-14.00D以上近视镜者有数十万人以上,都是超越集合的“过调节镜”。都是超极化、恶化的验光配镜法。
三、亮目视光提示所有从事“验光配镜或视力保健”者,认识以上问题后,就要“反思”如何生理配镜,也是视力复健的工作要项与方法。
四、亮目视光“眼球生理动态配镜”综上,我们获得如下结论:
1、验光配镜,不得点散瞳剂,不得以试镜架插片法求矫正视力。
2、验光配镜,加上散光度数是无效的,不会改善远视力,只会极化、恶化视力。
3、配镜验光前,须先降低“调节性近视度数”或“集合度数”,未必一定要重配加高戴镜度数。
4、调节力尚未发展出来的高度轴性近视小孩或婴儿,只能配“功能补光镜”促成聚焦,不可配戴更高凹镜,否则会眼震加头震。
5、原则绝不配-14.00D以上近视镜。
亮目视光:配镜首先依“眼球生理活力”,破除集合与放松调节,提高视点(NO点移变原理)降低戴镜度数增大物像分辨率,使高度近视者获得明视条件,改善生活用眼能力或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