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健本体觉输入法解说之三
一、人的正常(本体觉输入法),就是(与坐标功能一致性的活动)。
如走路时,脊髓的垂直线一定与重力感知一致,而其水平平衡能力,一定与重力(地心引力)、垂直感知(脊髓垂直线)成90°垂直平衡。
1、人的本体觉有问题,几乎都是代偿而引起的,如下肢支撑不力,就拿拐杖,而让受损的下肢之运动神经更退化,所以,代偿绝对不利于复健。
※就算截肢,也不要使用代偿法,而须用(义肢),可以正常活动。
2、本体觉复健正常输入法,如下:
⑴人在正常(惯性)状态下,是由(锥体外系统)支持,但打破惯性的活动时,才会由(锥体系统)支持。
⑵如人,骑自行车时,当刚上车启动时,会有(本体觉),但当自行车等速前进时,本体觉就会减少,甚至没有感觉。
⑶所以,本体觉的复健原则,就是在躯体与四肢,保持(随时启动),随时有(锥体系统)的记忆学习,把长期落失的感觉(摆脱锥体外系统的支配),回归锥体系统的正常生活。
⑷维护人体的(本体觉),是由四肢(关节)承受活动,来感受本体觉的,如:爬山时,一脚高一脚低,则此两脚的关节,承受的(力)不同,而有本体觉发生。这是正常的本体觉输入法。
⑸人的关节,正常的活动来自于与关节相连的(肌肉),有(屈与伸)的活动。而屈是做工,伸是休息。一般症状就是屈与伸不平衡。
⑹人体的四肢(屈伸活动),正是维护重力垂直感知及水平平衡感知,必要的机制,尤其(前后双关节)的相关屈伸活动,更是关键点。
二、本体觉的感觉输入,又必须绝对性的与眼视觉、前庭觉输入的感觉一致性。所以,本体觉的复健输入法,规定如下:
1、当双下肢的屈伸训练正常化、惯性化以后,再加入
2、 双上肢的屈伸训练,再正常化,且与下肢协调化以后,再加入
3、 头与眼,经颈(脖子)的活动,再输入前庭觉与视觉输入,使构成三维同步协和复健。以上,就是我们主张的三觉同步(现在我们又融入了声觉)输入训练。
4、本体觉输入复健法,最主要注意事项:
⑴特别要强化(伸)的训练,尤其连续双关节的(伸)张训练。
⑵从个别的肢体(锥体系统活动),演进到四肢、头、颈、躯体的各组织器官的个别锥体系统活动,到完全的融合到惯性的(锥体外系统),就可一次到位,有效康复。
我们首次把(声觉)与三觉融合输入,提升(眼明手快与躯体行动的一致性),“声觉”融入有节奏的音乐会使人听到后神经兴奋,促使人的耳神经(前庭神经)就是感觉神经灵敏度,听觉与三觉协调统一(建立重力垂直及水平平衡坐标感知),增强了听觉能力的输入,大脑感觉判断(声音方向与音乐的节奏)支配眼视觉搜寻目标提升了眼睛视敏度与人体运动的完美统一。这就是“视力复健”科学的原理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