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坐标功能,就是(神经生理联动)的生活、生存机制指标:
1、 人的体外 眼前的万物,各有它定位之处,如远处有高山、山坡上有楼房、楼房前有树木、楼房旁有纵深的桥、桥头接着马路、飞鸟从左往右边飞、天上的飞机正飞在大桥上……这就是眼前体外万物都有其定位的坐标。
2、 人的躯体,也存在着坐标功能,地心引力与躯体的重力形成了垂直感知。所以,人的垂直感知,是生活、生存的必要条件,在此条件下,人也发展出必要的水平平衡感知,人因此而能平衡走路、做事。
3、 人的体外与躯体之间,就是由视觉输入(投射)的(视网膜坐标)做为体外与躯体的(坐标对应关系)。
所以,当您看到远处大楼是垂直的,是眼视觉告诉您的,其实是视网膜垂直坐标比对出来的。同理,眼看山坡,一边高一边低,也是视网膜水平坐标比对出来的。所以,体外的坐标关系比对躯体的坐标感知,是由视网膜坐标功能建构的机制。
总结: 因此,体外、眼外的万物活动或布置,它们的方位感、距离感,透过(视网膜坐标功能),对比反应,提供给人体生活、生存所必要的活动,具有(坐标功能)的指引而表现。这也是“眼视觉、前庭觉、本体觉”功能的表现,三觉输入训练就是直接复健功能受损,激活神经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