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传统的方法与现代方法对比):
患儿男,8岁,因发现眼斜5年来诊。专科查体:VOD1.0(20/20),VOS 0.02(20/1000),双眼外眼、眼前节、眼底均未发现明显异常。33cm角膜映光试验:+15°;遮盖试验:眼球从内向正位运动;眼球运动无明显障碍;注视性质:右眼中心注视,左眼5环外。验光:OD+1.00DS→1.0(20/20),OS+1.50DS→0.02(20/1000)。该患儿诊断为:共同性内斜,左眼斜视性弱视
该患儿同时有斜视和弱视,应先治疗弱视,待双眼视力平衡后再考虑行斜视手术。对于单眼弱视,除了经典的遮盖治疗,该患儿年龄较大,弱视眼为非中心注视,还可考虑同时行后像训练,以建立黄斑中心凹注视,提高视力。
*综上所述:此案例就是视网膜光合作用差,视觉反馈回路迟滞,神经与眼球肌组织共轭不协调,神经支配受阻,视力复健训练,补光刺激视网膜,近点高调节动态训练,改善视觉提升视力,促使眼球归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