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视网膜对应:
正常视网膜对应是指两眼的黄斑及视网膜对应点均有共同的视觉方向。异常视网膜对应(abnormal retina correspondence,ARC)是指在两眼的视网膜非对应点产生了共同的视觉方向,即注视眼黄斑部与斜视眼黄斑部以外的视网膜成分建立了新的异常联系的一种双眼现象。
视网膜感受器先天固有空间投射的方向性及与视皮质中枢的整体性,通过后天视觉实践的反复锻炼使用,使正常的双眼视网膜对应关系得以巩固强化。这种视网膜对应关系不仅是形成双眼高级视觉的必要条件之一,而且是视觉活动中很重要的一种客观定位机制。对于正常眼来说,眼位与视网膜的空间投射方向及与外界物体的关系是正确的,由此作出对外界物体与身体位置关系正确的判断。一旦发生眼位偏斜,如果尚保留正常的视网膜对应关系,便会出现眼位与视觉投射及与物体的关系保持正常,而对所注视物体与自身位置关系的判断变得不正确,即双眼单视破坏出现双眼视觉干扰的同时伴随出现定位机制的紊乱。为了适应赖以生存的外界环境,共同性斜视的患者将在视觉中枢参与下产生一种不利干双眼视重建的代偿机制----建立异常视网膜对应。主要是偏斜眼逐渐改变其视网膜投身方向,非对应点与注视眼的中心凹重新取得共同视觉方向,此时虽然眼位与视网膜投射方向及与外界物体的关系变得不正确了,但患者复视和混淆视消失了,从而对外界物体与身体位置关系的判断就变得正确了,这是通过主要在大脑视知觉和心理层面进行调整的一种视觉生理现象。异常网膜对应最常发生在发病年龄小斜度不大(小于25 度)的内斜视大度数斜视特别是发病较晚的外斜视多以视觉抑制为主。
综上所述:临床上较常用的异常视网膜对应的检查方法主要是刺激两只眼的黄斑中心凹,根据患者的反映,判断视网膜对应正常与否,如红玻璃检查法、后像法、Bagolini 线状镜检查法等。斜视患者为了消除双眼视觉干扰和定位机制的紊乱,通常需要同时出现视觉抑制和异常网膜对应两种知觉代偿。视觉抑制实际上是建立异常网膜对应的前提和基础。在斜视早期仍有正常网膜对应时,需以机动性抑制消除视觉干扰。
视力复健,就是双眼融像刺激训练视网膜对应点重建记忆,增进视网膜功能,必要的复健要项复健方法:(视网膜坐标功能反射至---颈髓第5-8节)视力复健“光与图像”输入,是激活视觉神经联动,又叫视神经激活训练。这也称非医疗性的视觉教化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