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信号脑内的第一站:
外侧膝状体:
位于间脑上,是外侧膝状体系丘脑的组成部分。外侧膝状体位于丘脑后部,在丘脑枕的外下方,为视觉的皮质下中枢。外侧膝状体借四叠体的上臂和上丘连接。其外侧连于视束,内侧连于上丘臂,深面的细胞团是视觉传导路的第三级神经元。其体细胞发出纤维组成视辐射,经内囊后脚止于距状沟上、下的视区。
外侧膝状体核(LGN):
外侧膝状体核是后丘脑的一个神经核团。位于丘脑枕腹面、大脑脚外侧和内侧膝状体外上方。由较大的背侧核和较小的腹侧核两部分组成。是视觉系统的中继核。接受来自视网膜的纤维并发出纤维投射至初级视觉皮层。
综上所述: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突通过视神经交叉,形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突通过视神经交叉,形成 视束,到达外侧膝状体(又称 外侧膝状体核)以及上丘。外侧膝状体和内侧膝状体,是位于丘脑的视觉与听觉有关的重要的中继核。
每个外侧膝状体核有一个六层结构,每一层在视觉处理上有不同的功能。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大细胞、小细胞传入的信号齐聚在外侧膝状体中的不同层次。视神经束未交叉纤维终止在1层、4层和6层,而交叉纤维终止在2层、3层和5层。
视束轴突以一个高度有组织的方式终止,它们的突触末梢组织形成一个类似拷贝的视网膜几何形状(视网膜拓扑图) (在外侧膝状体上视野的中心部分有一个相对较大比例,可能在此提供更大的视觉分辨率或灵敏度)。在外侧膝状体通常对神经元的接受区域有一个“打开”中心伴随一个“关闭”中心,反之亦然。
从每个外侧膝状体,轴突组成视放射传导到同则的枕叶距状裂皮质。因此,每个视网膜的右半侧(对应的视野的左半侧)视觉纤维通过视放射会投射到右枕叶,反之亦然。
从每个外侧膝状体,轴突组成视放射传导到同则的枕叶距状裂皮质。因此,每个视网膜的右半侧(对应的视野的左半侧)视觉纤维通过视放射会投射到右枕叶,反之亦然。
膝距束纤维(视放射)会将从外侧膝状体携带的冲动传到视觉皮质。Meyer 环路是围绕侧脑室的膝距束纤维,通过颞叶向前进入距状裂。Meyer环路传导的视放射纤维代表对侧视野上面的部分。在视觉皮质,中心视野有一个更广泛的投影面积。
总结:
眼球生理动态检测,依据瞳孔光反射(pupillary light reflex)用以评估紧邻外侧膝状体核(丘脑)阶层视觉传入路线之部份神经。本反射传出部份是由收缩瞳孔第三对脑神经(动眼神经)所执行。当强光照入一眼中,两眼瞳孔都会收缩,这是因为直接和同感的反应(consensual response)同时被激发所致。
根据瞳孔直接或间接的外界刺激(使双眼瞳孔同时收缩或散开),说明“外侧膝状体核(丘脑)之部份神经与顶盖前区辐射神经部份”反应共轭协调所致。(我们这里主要的讲外侧膝状体核LGN在视觉系统中的作用,在视力检查中如何通过瞳孔对光的反射评估外侧膝状体与丘脑及顶盖前区等……相关部份神经或脑区域功能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