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复健神经激活大脑区域联动功能:
更多的研究着眼于神经功能,其中功能性磁共振(fMRI)以其高空间分辨率的特点最为常用。Hess等利用MRI发现弱视患者的外侧膝状体反应减弱,他们认为应该重新审视弱视的位点,并非首先发生于视皮层,而是在于外侧膝状体。后来,他们还发现弱视患者在V1,V2,V3,VP,V3A和V4区的大脑皮质都有缺陷。Ho和 Giaschi研究弱视患者对低阶运动和高阶运动感知的fMRI皮层反应,发现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低阶运动刺激激活低级脑区(后枕叶),高级运动刺激激活高级脑区(纹状外顶枕区),但较正常人低下;而斜视性弱视患者对高阶和低阶运动刺激的激活脑区没有差别。近来,Secen 等发现弱视眼在追踪运动物体的过程中,运动处理的脑区包括 MT 区、额叶视区和前顶内沟的激活下降。
大脑是一个整体,脑区的功能不仅取决于本区域内神经元的活动,还依赖于与其他脑区的联系,这就需要对脑网络进行研究。虽然动物神经生理研究和人体 fMRI 研究已经证实外侧膝状体和 V1区反应降低,那么,外侧膝状体反应的降低是其原发还是来自V1区激活降低的反馈,还不得而知。同样,视觉信息的处理受到纹状皮层和纹状外皮层的影响,是前馈还是反馈机制呢?近来,学者们使用了一些先进的分析技术如有效连接和功能连接,来分析神经疾病不同脑区之间的联系。而分析弱视患者的大脑连接的研究较少。Li等将有效连接与 IMRI联合起来检测弱视患者,发现弱视患者的外侧膝状体-纹状皮层和纹状皮层-纹状外皮层网络的有效连接降低,但是这种有效连接的降低与MRI检测的脑区激活程度的降低没有相关关系,而是与弱视程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