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弱视知觉学习刺激训练:
在一系列证明成人弱视的大脑皮质也有可塑性的对照研究中,首次采用的视觉任务就是游标视力察觉任务,Levi等在1996 年的一篇论文中报道,反复的知觉训练可以显著提高成人弱视的游标视力,其中还有两名弱视患者的Snellen 视力达到正常,这个发现为后来的成人弱视知觉学习治疗提供了基础。但Levi 等的研究中样本量较少,也没有把弱视分类进行研究。近年来,关于弱视的游标视力察觉训练研究较少,值得进一步探究
上述 Levi 等的视觉刺激是由一对靠近的细线组成,细线在空间频率上是宽频带,知觉学习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细线可见性的改变。因此,Li等用分离的 Gabor斑来代替分离的细线,并引人位置噪声,制作出“位置噪声辨别(position discrimination in noise)”的视觉刺激;Gabor斑的空间频率宽度作了限制,可以更好地反映出知觉学习效应的提高是由于空间定位能力的提高;他们发现通过位置噪声辨别的视觉训练,弱视眼可以发生学习效应并出现视力甚至立体视的提高。
国内的一项研究采用与Li等类似的视觉刺激来检测139例(237眼)弱视患者,也发现了弱视眼的位置辨别能力下降,而且屈光不正性、屈光参差性和斜视性弱视眼的位置辨别能力无差异,弱视眼与非弱视眼的位置辨别能力的下降也没有差异;随后用同样的位置辨别任务来对50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进行知觉训练,也出现了位置辨别能力和视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成人弱视复健训练,我们多年临床案例实践得到了突破性进展,患者训练效果凸显,都有很大幅度提升,一部分视力得到有效改善恢复正常视力。
但是弱视训练的年龄段,还是从小训练更好,因为孩子处于发育,复健的潜在能力很大,提高眼球活力,促使眼球向良好状态发育,改善视觉提升视力,建构良好的视功能稳定视力。成人只能改善视觉提升视力,不能完善眼球发育,这就是从小与成人弱视复健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