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裂隙尺改善调节功能(传统):
(一)目的
保持在不同的融像水平下的立体视觉,改善双眼调节灵活度。
(二)训练设备
1.裂隙尺(图4-7)。
2.双面镜+/-0.50、+/-1.00、+/-
1.50、+/-2.00、+/-2.50。
(三)适应证
调节和聚散训练达到一定要求,需要进行综合训练的患者。
(四)训练前准备
1.拼装仪器。 图4-7裂隙尺
2.将视标本放在专用的滑板上,并根据视标本每张画片右上角的位置提示,将视标本和单孔/双孔的滑板放置于相应的位置。
(五)训练步骤
1.先将视标本翻到视标1。根据提示把训练挡板移到相应位置。
2.顶滑的后顶端,确认双眼通过孔隙分别看到并只看到一个视标。睁开双眼,将两个视标融合成一个图像。确保同时看到十字和圆点以及圆圈凸出或凹进去,并要求患者保持单个清晰视标20秒
3.在患者眼前添加+/-0.50的双面镜。先通过+0.50镜片注视视标,保持单一、清晰、立体。然后翻转双面镜,通过-0.50镜片注视视标每次注视保持20秒。
4.视标本翻转到下一张视标2.根据提示把训练挡板移到相应位置。尽可能迅速融合,并保持单一、清晰、立体的像。继续使用+/-0.50双面镜保持单一、清晰、立体的视标,成功后按视标顺序向下页继续训练,直至发散训练完成7张画片,集合训练完成12 张。
5.当+/-0.50双面镜结合裂隙尺的训练可以顺利完成,可以增加双面镜的度数,如:+/-1.00、+/-1.50、+/-2.00、+/-2.50。双面镜度数需逐步递增。重复上述步骤。
(六)注意事项
1.训练用透镜适用于近距离工作。正透镜增加集合需求,负镜片减少集合需求。
2.训练时患者应意识到周围事物的存在。
3.开始每次训练2分钟,休息半分钟。重复多次。根据每个患者的能力做适当的调整。
4.训练的要求是每次都能将视标1~7张图片清晰融合,如果不能顺利完成,不要泄气。这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的训练。
5.集合达到12张卡片,相当于30BO;发散:达到7张卡片,相当于17.5^BI。
6.训练过程中,患者必须保持视标单一、清晰、立体。
综上所述:传统使用裂隙尺改善调节功能训练方法枯燥,注意力必须集中,不能分心走神,否则影响训练效果。
眼球生理复健科学:综合训练双眼调节灵活度提升融像功能,方法居多“比如合像仪、彩虹训练、眼球转动训练、红光脉冲训练、拉视距、轴线训练等”都是在视觉运动训练中完成的,四觉输入训练比传统的静态训练效果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