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目前仍然包括“眼科医院”验光配镜及家长,都这样意识“孩子近视是不是发生了真性近视与假性近视”。
就这个词来说,真性近视如何解释?假性近视如何解答?真与假的分界线如何定位?这词语是含糊不清的,造成全国对近视特别是家长误解,甚至说这也是对整个眼视光行业的误导。
眼科医院,对真性近视假性近视的解答“就是用散瞳评定:散瞳能降解屈光度的为假性近视,散瞳降低不了屈光度的为真性近视,就是眼轴长了”这是眼科医生最高明的营销词语,笼统的覆盖,怎么说都有理。这就让很多家长带孩子去医院排队检查的理由之一。我们眼镜店与视保健店面,都是按照眼屈光学验光标准检测视力“没有医院散瞳检测资质”。如果医院,不散瞳验光?与我们眼镜店视保店,同样检测验光视力,家长检查视力肯定不会去医院,因为医院要收挂号费的,我们分文不收。其实我们的验光检测视力,比医院准确。因为你没有这个自信,不知道自己验光还这样高明,把这个专业行业当成商品交换,远离了专业技术的科学性。所以就造成这个眼视光行业,参差不齐,杂七杂八的店面。
“真性近视与假性近视,只有在中国有这个词语,在国际眼科界是没有的”在真正意义上,是给近视防控,降低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带来消极的一面。
汪芳润先生在(近视眼)中说,眼生屈光的现实及其在视觉精细分辨力上的表现状况,提出了生理屈光划分方式。
1、屈光度≥+0.75D的眼,叫做远视眼。
2、屈光度介于±0.75D≈-0.25D范围的眼,为正视眼。
3、屈光度<-0.25D叫近视眼。
汪老前辈这就告诉我们,只要电脑验光仪出现-号,“不管屈光度数低与高”就是近视眼,近视眼不能以生理为定性,不干预防控,就会不打弯的直线增长近视度数。
就视觉而言,双眼分辨率达到三秒之内的分辨能力,能够判读灯箱1.0以上的Em,字母为正常视力好的视觉。低于1.0以下的视力,不是标准视力,就查清低于1.0视力原因。低于1.0~0.8~0.6~0.5~0.4之间称为区间,这个区间只有用光学镜片矫正,需要眼外附加镜片矫正1.0分辨率,那么这个区域为矫正戴镜度数,也就是利用物理光学使平行光线,通过屈光度镜片的二次折射,达到矫正1.0视力目的,这就叫目前的验光配镜。
就眼球生理发育与眼球解剖学来讲,涉及到n个问题。这方面知识我在培训当中讲,就不在这里论述了。
赵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