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症状急剧,表现为突感雾视、虹视,伴额部疼痛或鼻根部酸胀。发病时前房狭窄或完全关闭,表现突然发作的剧烈眼胀、眼痛、畏光、流泪、头痛、视力锐减、眼球坚硬如石、结膜充血,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急性发作后可进入视神经持续损害的慢性期,直至视神经遭到严重破坏,视力降至无光感且无法挽回的绝对期。
2.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发病年龄30岁以上,此型发作一般都有明显的诱因,表现为眼部干涩、疲劳不适、胀痛、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头昏痛、失眠、血压升高,休息后可缓解。有的患者无任何症状即可失明,此型最易被误诊。反复发作,前房角一旦粘连关闭,即可形成暴发型青光眼。
3.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人,25%的患者有家族史,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常是疾病发展到晚期,视功能严重受损时才发觉,患者眼压虽然升高,前房角始终是开放的。
青光眼,在临床医学上,认定为“不可逆性”绝症但学术上尚有无数争议与论述,虽然临床上虽然病例很多,但迄今都是“消极性处理”。
上述论断青光眼以病理性问题是没有好的方法。如果遵循眼球生理复健科学,肯定能找到训练救济的措施。
根据眼球生理视觉症状:1、视野、视距、光感的改善,均等比同步改善进步。
2、由此即可推定“青光眼”正是欠缺光能,眼球内外旋机能与眼球生理机能退化而造成视野衰退,通过光能救济训练,改善眼球生理机能提高眼球活力,促进眼球循环系统房水排泄增生,缓解眼压。在检查视力、视距,任何一项,均可表现青光眼症状的改善或进步。
青光眼的“光能救济”复健说明:
1、 欠缺光能---- 神经能与生俱来 ---- 欠缺光能就会衰退。
2、 复健方法是依生理学设计出来的---- 在近点高调节下,让神经联动---- 眼球视力活动功能改善-----光能救济---- 激活神经能----视网膜感觉功能改善-----青光眼症状逐日改善
3、青光眼复健,有二件要项要做:
(1)用设计出来的方法,引用取之不尽的光能,激活神经能,改善视网膜感觉功能。
(2) 用设计出来的方法,在近点高调节下,使相涉神经联动,因而改善眼视觉活动功能。
(3)训练时间每天不间断训练4小时,光能救济训练一定要超过青光眼的衰退速度。
10多年临床我亲自指导训练7例青光眼患者,最小的5岁,最大的72岁,其余的30-40岁,效果都很好,特别是视力都显著提升,降眼压药剂减少或不用。
好好学习,实践应用。为视力患者服务!
赵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