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眼睛的结构?
一、 外部(外眼)解剖
1、眼外肌:
★上直肌是连接在眼睛顶部的眼外肌,它将眼睛向上移动。
★下直肌眼外肌是连接在眼睛底部的眼外肌,它将眼睛向下移动。
★内直肌附着靠近眼睛鼻子的一侧的眼外肌。它将眼球向鼻侧方向移动。
★外直肌是附着靠近眼睛颞边的一侧的眼外肌,它将眼球向外移动。
★上斜肌,是来自眼眶的背面穿过靠近鼻附近的小滑轮(滑车),然后附着到眼球顶部的眼外肌。上斜肌使眼球沿着眼的长轴的方向(从前到后)向内旋转。上斜肌也将眼睛向下移动。
★下斜肌是出现在眼眶前面靠近鼻子的眼外肌。然后在附着眼球的底部之前沿着眼眶向外和向后行走。它使眼睛沿着眼的长轴的方向(从前到后)向外旋转。下斜肌也将眼球向上移动。
2、球结膜:
球结膜的是一种透明的粘膜,它覆盖在眼睑的内表面和眼睛表面。当它发炎或感染时就会变成红色或粉红色。这就是所谓的结膜炎或“红眼病”。
3、泪腺:
泪腺是产生润滑眼睛的泪水。它位于在眼眶眉下的颞边缘。
4、Tenon囊:
Tenon囊是一层在眼睛表面和结膜之间的组织。
5、巩膜:
巩膜是眼睛的白色外壁。它覆盖着几乎整个眼球表面。它是由一种胶原纤维制成的强壮的一层。六条眼外肌的肌腱就附着于巩膜上。
6、角膜:
角膜是眼睛外壁的前部正中心的部分。它是由一种非常特殊排列的胶原纤维组成的,所以角膜是透明的。通过角膜可以看到虹膜和瞳孔。角膜可以折射进入眼睛的光线,这样就可以聚焦在视网膜上。角膜是隐形眼镜戴在眼睛上部位。
二、内部(内眼)解剖
1、前房:
前房是眼内填满液体(房水)的空间。角膜位于前房的前面,虹膜和瞳孔在后面。
2、虹膜:
虹膜是眼睛有色的部分。在中间有一个圆盘形的洞(瞳孔)。虹膜的肌肉明亮的光线下收缩引起瞳孔缩小,在昏暗的灯光下舒张引起瞳孔放大。瞳孔大小的变化调节控制到达眼睛的后部的光量。
3、晶状体:
眼睛的晶状体位于瞳孔后面。晶状折射进入眼睛光线,帮助在视网膜上聚焦。它靠改变形状来帮助眼睛聚焦而看清近距离的物体。晶状体靠着许多的小纤维(晶状体悬韧带)从眼球壁连接到晶状体囊悬吊着。
4、睫状体:
睫状体是附着在靠近眼球壁附近的虹膜外边缘。睫状体产生液体(房水),充填眼球和滋养眼球的内部结构。当聚焦发生时它还有助于改变晶状体形状。
5、玻璃体:
玻璃体腔位于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填补了眼内后部4/5的空间。它是由一种凝胶状物质,被称为玻璃体充填着。这对滋补眼睛内部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光进入眼睛,通过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再投影到视网膜上。
6、视网膜:
视网膜是薄的,透明的结构,它覆盖眼的内壁。眼睛工作起来像照相机而视网膜类似于相机中的胶片。图像首先是投射在视网膜,接着通过视觉神经传输到大脑。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由包括光感受器细胞(视杆和视锥细胞)在内的10层特殊细胞构成。
7、光感受器:
光感受器是视网膜很特殊的细胞,它接收光脉冲然后转化为能被神经细胞传送的化学能量传送到大脑。有两种类型的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视杆细胞感觉黑和白,它主要负责夜视。视锥细胞是感觉色彩和负责中央的视力。
8、黄斑:
黄斑是视网膜的一个特殊的小区域,具有很高灵敏度和负责中央视力。
9、视网膜色素上皮(RPE):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层是在视网膜的深层。这个单细胞层能帮助维持视网膜上的光 感受器细胞的功能,它可以加工维生素A的产品,更新使用过的光感受器段,吸 收光和进进出出给感光体细胞输送营养物质。
10、脉络膜:
脉络膜是位于视网膜和巩膜之间的组织层。脉络膜具有丰富的供应滋养视网膜的血管。
11、葡萄膜:
葡萄膜是眼睛的有色部分,它包括1)虹膜,2)睫状体,和3)脉络膜。
12、视神经:
视神经连接每只眼睛到大脑。它是一种结构可以把眼睛接受的图像发送到大脑来进行处理。视神经在视交叉结束。在成年人中,视神经的直径大约是像一支铅笔那么大。视神经内有超过100万个神经细胞。
13、视交叉:
视交叉是两个视神经在大脑会合的地方。每根视神经中的每个神经纤维都在视交叉处按序排列。这种排序方式结果是,右侧大脑控制从左视觉空间中的物体的视图像,左侧大脑控制右视觉空间中的物体的视图像。
14、视觉皮层:
视觉皮层是大脑的后枕叶,是视网膜中的神经元最终视觉信息的大脑区域。视觉皮层帮助处理成像信息,如颜色,结构组合,以及其他物体与空间的关系。然后将这些信息发送到大脑的其他有更高的视觉功能的部分。
总结:
上述眼球生理结构与光学系统及细胞组织功能,视觉神经传导单元的颅内分布与大脑的视觉关系。这对我们临床视觉检测分析影响视力因素起到鉴别作用,对评估排查眼肌组织与视网膜细胞,神经系统等方面影响视觉及脑内部位分清原因。这也为我们生理视力复健输入对应训练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