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组织结构与营养吸收途径(下)
一、视觉器官:视路/眼附属器
(一)视路
1、视觉信息从视网膜感受器开始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传导途径,由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发生的神经纤维汇集而形成的视觉神经细胞。
2、视神经营养途径:通过动脉主干道血管的血液循环,穿越血脑屏障,营养视神经。
(二)、眼附属器
1、眼睑:
(1)皮肤层:全身皮肤最薄处,血管分布丰富,易形成褶皱。
(2)皮下组织:为疏松的结缔组织和少量脂肪,有炎症和外伤时,易发生水肿和瘀血。
(3)肌肉:眼轮匝肌,专司闭眼,由面神经支配。提上睑肌,具有提睑作用,受动眼神经支配。
(4)睑板:为致密的结缔组织,可稳定泪膜并阻止水分的蒸发,且有对眼表面起润滑及防止泪液外溢的作用。
(5)眼睑的血管和神经:动脉主要来自眼动脉的分支,分别称睑内侧上、下动脉和睑外侧上、下动脉,二者在眼睑内组成睑板动脉弓营养眼睑。
(6)眼睑的结构:眼睑位于眼球前方,分上、下眼睑。眼睑由外向内,由皮肤、肌层、纤维层和睑结膜四层组成。
(7)眼睑功能:保护眼球、瞬目运动:润湿眼球表面;保持角膜光泽;消除灰尘及细菌。
2.结膜
(1)为一层菲薄的黏膜组织,表面光滑,质地透明,覆盖于眼睑内面及眼球前部的巩膜面。
(2)可以分为球结膜和睑结膜。球结膜覆盖在眼球巩膜的表面,睑结膜覆盖在眼睑的内面,形成密闭的结膜囊。
(3)主要起保护眼球,并协助将泪液引流到泪道的作用。
3.泪器
(1)眼的辅助装置。由分泌泪液的泪腺和排出泪液的泪道组成。泪腺有拇指盖大小,位于眼眶的外上侧,日常分泌泪液。
(2)泪液中的溶菌酶能抑制眼球表面细菌的生长繁殖,对眼球起保护作用,还能保持角膜的湿润。
(3)泪道包括泪小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泪道系统病变的主要表现为溢泪。
4.眼外肌
(1)眼外肌是眼球运动的横纹肌,每眼各有6条,按其走行方向分直肌和斜肌,直肌4条即上、下、内、外直肌;斜肌两条是,上斜肌
和下斜肌。
(2)任何眼球运动均不是单独某条眼外肌的作用,而是通过所有眼外肌协同完成,双眼才能维持正常眼位及眼球正常转动。
(3)眼外肌的血液由眼动脉的肌支供给。
5.眼眶
(1)眼眶是容纳眼球等组织的类似四边锥形的骨腔,左右各一,互相对称。
(2)眼眶内容物有眼球、视神经、眼外肌、泪腺、脂肪、血管、神经等。
(3)眼眶壁上有许多孔、裂、缝隙、窝,重要的有以下几处:视神经孔、眶上裂、眶下裂、眶上切迹、眶下孔、泪腺窝。
(4)过度疲倦,暴晒或本身微血管功能减弱,容易引起血液循环差,导致黑眼圈。
(5)眼部肌肤老化,失去弹性,导致眼部周围产生皱纹。
二、眼科疾病
1、眼部疾病:近视、远视、弱视、散光、老花眼、飞蚊症、夜盲症、色盲、角膜炎、青光眼、白内障、玻璃体混浊、视网膜疾病、视神经疾病(色盲,夜盲等)。(医院眼部疾病不按内外部分类)
2、眼球外附属结构疾病:斜视、沙眼、干眼症、结膜炎、泪囊炎、内麦粒肿、外麦粒肿等。
3、营养作用机理:眼营养溶液进入人体细胞,参与眼部组织新陈代谢,有利于眼细胞内代谢废物和毒素的排出。保持眼部机理平衡,抗菌抑菌,提高全身及眼部免疫力,使眼睛保持健康状态。
晶状体无血管,营养来自房水和玻璃体,主要通过无氧糖酵解途径来获取能量。晶状体囊在代谢转运方面起重要作用,当晶状体囊受损或房水代谢变化时,晶状体将发生混浊,形成白内障。
玻璃体呈凝胶状态,代谢缓慢,不能再生。所以它是靠眼底血管网供给养分,自身需要养分也少。
结束语:以上论述,完整地说明了眼睛组织与结构功能,全面清晰地阐述眼睛的正常工作原理,人们应该明白眼睛的重要性,从而可以更正确的使用眼睛和更科学的保护视力。
目前中国人的眼睛使用正经历史无前例的全民族灾难性破坏,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电子科技的飞速进步,已改变了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工作学习生活已经和手机捆绑融合无法分离。网络课程,网上办公,购物,电子支付,网上娱乐等等,互联网时代生活让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都无法幸免电子产品给眼睛带来的伤害。如何减少和避免伤害?如何保护和修复被伤害的眼睛?才是我们未来更多的讨论议题和努力方向。
遵循近视管理《2019年视力防控白皮书》是在教育部等8部门发布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基本框架下,面向全国视光工作者以及近视患者,对视力防控和眼保护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指导方法,其中眼营养补充特别指出:由于用眼过度造成不同程度的眼损伤和眼营养缺乏,需要及时充足地补充眼部营养以修复和维持眼睛内部结构的正常运行。
提示:从事视力康复行业的工作人员,必须要详细学习视觉器官(眼睛组织结构与营养吸收途径)的基础知识,这对眼球生理检查分享影响视觉的因素具有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