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功能:
脊髓spinal cord 起源于胚胎时期神经管的尾部,与脑相比是分化较低、功能较低级的部分,仍保留着明显的节段性。
脊髓与31对脊神经相连,后者分布到躯干和四肢。脊髓与脑的各部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来自躯干、四肢的各种刺激通过脊髓传导到脑才能产生感觉,脑也要通过脊髓来完成复杂的功能。在正常生理状况下,脊髓的许多活动是在脑的调控下完成的,但脊髓本身也能完成许多反射活动。
脊髓灰质是神经元胞体和树突、神经胶质和血管等的复合体。脊髓白质主要由许多纤维束组成。纤维束可分为长的上行纤维束、下行纤维束和短的固有束。上行纤维束将不同的感觉信息上传到脑。下行纤维束从脑的不同部位将神经冲动下传到脊髓。固有束起止均在脊髓,紧靠脊髓灰质分布,参与完成脊髓节段内和节段间反射活动。
脊髓的功能表现在两方面:
①上、下行传导径路的中继站;
②反射中枢。
脊髓损伤的一些表现:
⒈脊髓全横断:脊髓突然完全横断后,横断平面以下全部感觉和运动丧失,反射消失,处于无反射状态,称为脊髓休克。数周至数月后,各种反射可逐渐恢复,但由于传导束很难再生,脊髓又失去了脑的易化和抑制作用,因此恢复后的深反射和肌张力比正常时高,离断平面以下的感觉和运动不能恢复。
⒉脊髓半横断:可引起损伤平面以下出现布朗-色夸综合征Brown-Sequard syndrome。即伤侧平面以下位置觉、震动觉和精细触觉丧失,同侧肢体硬瘫,损伤平面以下的对侧身体痛、温觉丧失。
⒊脊髓前角受损:主要伤及前角运动神经元,表现为这些细胞所支配的骨骼肌呈弛缓性瘫痪,肌张力低下,腱反射消失,肌萎缩,无病理反射,但感觉无异常。如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患者。
⒋中央灰质周围病变:若病变侵犯了白质前连合,则阻断了脊髓丘脑束在此的交叉纤维,引起相应部位的痛、温觉消失,而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无障碍(因后索完好)。这种现象称感觉分离,如脊髓空洞症或髓内肿瘤患者。
综上所述视力复健,必须学习人体神经科学,只有良好的神经联动才能促进五官科及身体运动系统共轭协调(本体觉复健)。
视力的各种症状与各类弱视都与神经有关,所以称“视觉统合五官科神经科学”简称视力复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