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训练:
调节功能异常的处理方法(视光学‘屈光矫正、附加镜片’)。
因为视光学辅助补偿调节功能异常是有局限性,遵循眼球生理功能需求(视觉训练)得到了广泛应用。
很多文献证明视觉训练对调节功能的提高有明显效果,Rouse 在他的综述中得出以下结论:众多文献证明调节训练是治疗调节功能不足的有效方法;视觉训练能有效提高调节功能,并减轻相关症状;视觉训练对实际生理调节反应的改变已被证实,排除了霍索恩效应或安慰效应对训练的影响;提高的调节功能在训练结束后仍能持久存在。
调节训练有效性的文献支持来源于基础科学研究和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学者证明个体可以学会自主改变调节反应,这些研究表明调节的自主控制能力是可以被训练的,这种效果能存在干其他环培中。部分学者尝试证明提高调节功能的生理学机制:Liu,Bobier 和 Sivak 设计研究方案以求找到哪部分调节通过视觉训练可以被改变。这两个研究的重点在于用客观的方法来监测调节功能,清晰地表明动态调节反应的客观提升,以及反应速度的提高。
在临床研究中,视觉训练对调节功能不足的有效性也得到了很好的肯定。Scheiman 等发表了一篇关于视觉训练对于调节功能治疗有效性的随机临床研究,认可了视觉训练在提高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敏度中的效果。各种不同视觉训练方式对调节功能的效
表4-1 儿童调节功能异常治疗:随机临床试验
组别 OBVAT、 HBCVAT、+ HBPP、 OBPT
调节幅度提高 9.9D、 6.7D、 5.8D、 2.2D
调节灵敏度提高 9cpm、 7cpm、 5cpm 、5.5cpm
注:OBVAT:基于训练室的聚散/调节训练。
HBCVAT+:家庭电脑聚散/调节训练。HBPP:家庭笔尖推近训练。OBPT:基于训练室的训练。
对于调节幅度,OBVAT、HBCVAT+、HBPP 组都显著高于 OBPT 组:每一组的调节灵敏度都有显著提高,OBVAT 显著高于 OBPT 组;且 1年以后,调节幅度的下降只有12.5%,调节灵活度的下降只有 11%另有研究表示,调节训练不仅能提高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敏度,同时对儿童的行为和知觉认知能力也有提高。
有些学者提出使用配戴附加负镜片来训练调节功能异常的患者,可能对调节不足和调节不持久有效。Duam 等评估了负镜片对调节不足的有效性。研究中的 17 位患者,有53%主诉症状消除,35% 表示症状减轻,12%表示没有任何改变,高于视觉训练4%的无效率。因此,调节训练对于调节功能异常患者来说,是最容易接受并且效果最好的方式。
视力生理复健科学:经过多年临床对没有器质性病变(没有眼病)的视力问题与功能性问题“眼科也推荐视觉训练;视光学也推荐视觉训练”眼科与视光学临床应用很多文献,都有视觉训练扩述说明。这就是科学的进化,推动了视觉训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