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融像性追踪法(传统):
(一)目的
通过在双眼间有效、平稳的转换注视,打破抑制,改善调节功能。
(二)训练设备
1.可调高度的浮球。
2.试镜架。
3.6Δ棱镜。
4.镜片。
5.节拍器。
(三)适应证
针对调节灵活度下降、调节反应滞后的一种训练方法(可调高度浮球)。
(四)训练步骤
1.患者站在一个舒适的平衡位置,使浮球高度与患者眼睛保持水平、患者眼睛和浮球的距离为 60cm
2.戴上与患者瞳距相同的试镜架、将一6Δ垂直置于患者一眼前,使患者可以看到两个浮球。
3.患者报告看到“重影”。“一个真实的浮球”和“一个虚假的浮球”,此时需要引导患者看到两个“两个实在的物体”。
4.在试镜架上放置镜片,一眼正镜片。一眼负镜片。如:右眼加+0.50D镜片、左眼-0.50D 镜片。
5.此时询问患者是否看到两个浮球。一个位于上边,一个位于下边。同时引导患者注视上边的浮球上的视标,并保持其清晰。然后在节拍器敲打8下后注视下边的浮球,并保持其清晰。
6.指导患者尽量在视野中可以看到两个浮球。但在调练过程中只注视一边浮球。同时告诉患者在节拍器敲打8下之内尽量看清浮球上的视标,在敲打8下之后必须注视另一浮球。
7、节拍器每敲打8下。改变注视视标,并使其清晰
8.在若干个循环后,当患者能够快速准确的看清浮球上的视标时,左右眼交换镜片。变成右眼-0.50D镜片,左眼+0.50D镜片。重复若干个循环直至患者能快速准确的看清浮球的视标。
9.增加镜片幅度如右眼前加+100D镜片,左眼前加-1.00D镜片。重复若干个循环。再双眼交换镜片,继续若干个循环。
10.当+/-1.00的镜片顺利完成、增加镜片幅度,重复上述步骤。
11.记录患者最大的正、负球镜度数。
(五)注意事项
一次的训练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
眼球生理复健科学:根据上述传统“非融像性追踪法”光学镜片与棱镜组合,训练双眼融像调解功能。
我们设计出“辅助仪器训练”附加眼外光学镜片组合棱镜,追踪视标运动(字母或数字与图像)空间刺激训练双眼搜寻凝视,对应视网膜分辨能力,疏通神经传导,有利于视觉回路神经支配眼内(肌组织调节运动),促使眼的灵敏调节有利于视网膜成像对焦,完善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