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运动的检查方法和观察指标:
眼球运动的检查方法通常由三部分组成:
(1)刺激器;
(2)眼球运动记录仪;
(3)数据处理系统。
刺激器可产生各种刺激诱发眼球运动包括快速扫视运动,平稳跟踪及视动性眼震等。
眼球运动记录方法有很多种,包括眼电图,红外线角巩缘反射记录,电磁感应记录,接触镜视杆杠记录以及镜面反光眼球跟踪。
这些方法通过各自不同原理把眼球运动转变为信号传到数据处理系统——计算机。经计算机处理后,可得到眼球运动的波形和各种参数。(上述检测需要仪器设备)
综上所述:
临床常用的快速扫视和平稳跟踪的观察指标有:眼球运动幅度,潜伏期(从视刺激开始到眼球运动发生的时间),峰速(眼球运动最快速度),增益(眼球慢相速度和视刺激物速度的比),慢相不对称比(向左与向右慢相视动增益的不对称性)及单位时间内视动性眼震的次数等。(视觉刺激检测法观察眼球运动幅度)
视力复健门店目前眼球生理动态检测:
1.视近法,双眼观看视标40cm视觉刺激向眼前移近观察眼球运动幅度,40cm-7cm观察眼震频率;如果视标从40cm向眼前移动,观察眼震消失说明在近点高调节下能抑制眼球震颤(复健训练很快会稳定眼震),如果视标移至眼前7cm 眼球依然震颤(神经震)说明视动系统与视觉系统无法换元造成眼球急动。如果视标40cm向眼前移动,视力患者突然闪开眼睛有刺激性疼痛,说明有青光眼,因为视标向近移动会产生眼的调节增高,房水排泄不畅眼压增高压迫黄斑凹刺激神经疼痛。
2.集合近点;调动最大集合达到复视极限时,双眼视轴的焦点,即双眼单一视量的近点为集合近点。
3.近点检查是40公分处向眼前移动,调动双眼视近能力,如果出现重影或复视,这就是近点极限的探访点。
4.近点检查是40公分处向眼前移,调动双眼视近能力,如果一眼外跑,或者无法内聚,这就是近点极限的破裂点。
5.视动法:
眼球转动追随视标检测,观察眼睛不同方位的视觉表现及眼震幅度,眼球转动的灵敏度及双眼同步效应,如果不协调就是神经支配的眼球症状问题,如(眼斜,眼震等)影响视觉。
6.视远法:双眼追寻视标(解像阈)从40cm向远移动,检测眼球稳定量,观察眼震幅度,检测视敏度,如有眼球钟摆似跳动(眼球震颤,望远也震),其中任何一项有问题,都是眼球症状问题。
上述检测方法,简单,简洁,易操作(眼球生理动态检查一部分)。此检测方法好学易懂,方便省时,检测眼斜、眼震与判断青光眼等……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为门店视力检测提供快捷的服务;为视力患者针对性训练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待续。只讲理论,不讲训练方法,如有需要可咨询18661249978效果征服一切!